为全面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》《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》精神,扎实推进《深化新时代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优行动方案》及学校党委工作部署,6月18日,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郑建华、院长李海英化身思政引路人,走进本科生课堂,以一堂主题为《领航思政课堂,共筑时代担当》的专题理论课,为2024级全体同学带来一场思想与精神的盛宴。


课堂上,两位老师以历史为经、以现实为纬,生动诠释了从“全面深化改革”到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”的时代跨越。这不仅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实践的延续,更是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。他们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前行都镌刻着改革开放的印记,未来也必将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续写辉煌。

授课过程中,两位老师紧扣“把握历史主动,改革波澜壮阔”的主题,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鲜活的实践案例,系统梳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:从经济高质量发展到科技创新突破,从民生福祉提升到生态环境改善。每项成就都彰显着改革的磅礴力量。同时,他们深入解读“四个迫切需要”的战略考量,结合国内外发展形势,剖析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;细致阐释六条重大原则的丰富内涵,从坚持党的领导到以人民为中心,为改革实践指明方向。
两位老师巧妙融合理论与实践、串联历史与现实,融入个人经历与感悟,用生动的故事、真挚的情感,将改革发展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学生听得懂、记得住、有共鸣的知识。她们时而以改革开放初期的奋斗故事引发共鸣,时而以当下改革攻坚的典型案例激发思考,让思政课堂既有高度又有温度。
“青年者,国家之魂”课程尾声,郑建华书记与李海英院长寄语青年学子,鼓励大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主动思考新时代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。他们强调,青年是改革发展的主力军,要以时代为舞台、以奋斗为底色,珍惜机遇、勇担重任,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书写青春答卷。(生命科学学院供稿)